【本站訊】為使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學生在“以眼觀看,側耳傾聽,動手細做,用心感觸“中領悟到石油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和堅定信念,3月16日,由石油魂輔導員工作室策劃組織的"精鑄青春炬火,點燃石油之魂"石油精神教育主題團課在新圖書館第一會議室舉行。團課由石油魂宣講團成員劉智睿擔任主持,輔導員王靜、張家馨、於超正,學院7個紅旗、活力立項團支部的140餘名同學參與,通過沉浸式音詩畫展演、主題宣講、情景互動等形式,在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中感悟石油先輩的信仰力量。
石油魂·宣講團劉智睿主持活動 趙一恒攝
藝術再現:鐵人精神永不褪色
活動在石油魂劇團帶來的音詩畫《永遠的鐵人》中拉開帷幕。三名表演者以鏗鏘的朗誦、生動的肢體語言和當年的老照片,再現了”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壯誌。當熟悉的畫麵——王進喜帶領石油工人躍入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的經典場景在舞台重現時,觀眾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這種將藝術形式與精神傳承相融合的創新表達,讓鐵人形象從學生的腦海中形象生動地立了起來。
石油魂·劇團帶來音詩畫表演《永遠的鐵人》 趙一恒攝
同學們認真觀看 趙一恒攝
主題宣講:賡續紅色基因
在主題宣講環節,石油魂宣講團成張涵瑞通過《重溫“三礦四隊”曆史,學習“三老四嚴”精神》,以”三礦四隊“真實史料還原”三老四嚴“作風形成的艱辛曆程;韓雪以《五把鐵鍬鬧革命》講述石油職工家屬王秀敏、楊學春、叢桂蘭、呂玉蓮、在45歲的家屬薛桂芳帶領下,扛著鐵鍬,背上行李,抱著孩子,麵對困苦的條件以”咱們是石油工人的家屬,石油工人有‘硬骨頭’,咱們也要有‘硬骨頭’“的不屈精神,最終開出16畝地,收獲3500斤糧食,不僅解決自己溫飽還支援會戰的動人故事,詮釋自力更生的深刻內涵;崔躍鍾在《再答“鐵人三問”,大慶精神長青》中,以鐵人三問:鑽機到了沒?井位在哪裏?這裏鑽井的最高紀錄是多少?為引帶領聽眾眾穿越回1960年的大慶荒原,見證石油會戰的激情歲月。如今,宣講員帶著同樣的鐵人三問,現場聆聽大慶的回答,感悟科技發展,時代進步,風雨六十六載,大慶依舊青春。
石油魂·宣講團:張涵瑞《重溫“三礦四隊”曆史,學習“三老四嚴”精神》 趙一恒攝
石油魂·宣講團:崔躍鍾《再答“鐵人三問”,“大慶精神”長青》 趙一恒攝
石油魂·宣講團:韓雪《五把鐵球鬧革命》 趙一恒攝
同學們認真記錄感想 趙一恒攝
沉浸體驗:身臨其境感悟創業艱辛
互動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識字搬山遊戲中,同學們通過破解鐵人一口井嚴實作風等曆史密碼,體會石油先輩邊生產邊學習的執著;千裏荒原定井位環節,兩支隊伍在戰略沙盤上展開博弈,再現地質勘探的智慧較量;化解難關立井架比賽中,青年們用繩索、組件模擬井架搭建,切身感受人拉肩扛的創業艱難。在篝火燃兩論情景劇中,6名同學化身餘秋裏、康世恩等曆史人物,通過沉浸式對白再現鬆基三井定井位的重大抉擇,當餘秋裏揮動《實踐論》喊出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業發展道路時,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同學們參與遊戲“識字搬山” 趙一恒攝
遊戲“千裏荒原定井位” 趙一恒攝
遊戲“化解難關立井架” 趙一恒攝
“篝火燃兩論”情景再現 趙一恒攝
石油魂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王靜介紹,工作室的老師和同學們也將不斷創新石油精神主題教育形式,傳承石油精神、賡續石大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讓石油精神和石油文化不斷在學生中“活起來”、“火起來”。
活動後合影 趙一恒攝
本次活動創新構建“講、演、做、悟”四位一體教育模式,通過音詩畫表演、劇本殺式互動等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石油精神可觸可感。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將持續開展石油精神+係列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學子將個人理想融入能源報國實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