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新聞
【行走的思政課】“能源報國·能源強國”勝利博士團:探井場初心,啟科技新智
作者:薑瑩 張浩 發布者:於夢飛 審核人:陳銀噸 發布時間:2025-04-14 訪問次數:96

【本站訊】202548日至11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能源報國·能源強國”博士團26名師生走進山東東營勝利油田,開展為期四天的實踐研學。在勝利油田的精心策劃與周密組織下,這場融合曆史傳承、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的思政課,為青年學子搭建起傳承石油精神、踐行能源報國的成長平台。

井場溯初心:賡續艱苦奮鬥精神血脈

研學首站,博士團成員來到位於墾利縣勝坨鎮勝利村的我國第一口原油日產過千噸的油井——坨11井。這座見證石油人“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功勳井,訴說著老一輩攻堅克難開發複雜油藏的光輝歲月。坨11井不僅見證了勝利油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奮鬥足跡,更孕育了“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精神財富。站在井場旁,博士團成員們被先輩們在艱苦環境中展現出的頑強意誌深深震撼,並深入領悟了勝利油田“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核。

如果說11是老一輩石油人艱苦奮鬥的曆史縮影,那麼采油廠的人才公寓和員工服務大廳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溫暖傳承。整潔現代的公寓設施、貼心周到的生活服務,展現了勝利油田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講解員介紹,勝利油田始終將職工的幸福感放在心頭,從居住環境到職業發展,為廣大職工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在勝利優良傳統展廳,一幅幅曆史照片與文字記載串聯起油田60餘年奮鬥曆程,讓博士團成員深刻體會“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精神的時代延續。展廳中的斑駁影像與實物資料,進一步印證了石油精神在代代石油人中的賡續傳承。

科技探前沿:解碼勘探開發“殺手鐧”

49日,博士團來到勘探開發研究院,了解勝利油田三項勘探開發“殺手鐧”技術,並參觀了頁岩油和CCUS重點實驗室、勝利地質展廳以及油田地質工程一體化作戰中心。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路線,重溫總書記“將能源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的重要指示精神

了解油藏地質特征是勘探開發的基礎,在勝利油田岩心庫,博士團成員們係統學習了濟陽頁岩油的地質特征和岩心管理技術。品類齊全的真實岩樣和生動的展廳講解不僅讓博士團成員大飽眼福,也對日後的科研攻關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生態踐綠行:構建綠色發展新範式

在最後兩天的行程裏,博士團前往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的稠油開采重點實驗室和微生物采油重點實驗室,近距離接觸了油田科研的最新成果。油田首席專家汪衛東和高級專家王濤結合親身科研經曆,既分享了油田的技術創新與實踐應用成果更向博士團成員傳遞了石油人的使命與擔當。

在純梁采油廠CCUS示範基地,博士團成員們目睹了全國首個全產業鏈碳捕集工程如何變廢為寶;萊113區塊的“零碳生產+生態修複”體係、現河采油廠“井在綠中、綠在井間”的生態場景,則生動詮釋著油田“地下采油”向“地下儲碳”的綠色轉型。

這場行走的思政課,讓青年學子在曆史坐標中校準人生航向,在科技前沿厚植創新動能,在生態實踐中領悟可持續發展真諦。博士生王誌強表示:看到實驗室成果轉化為CCUS示範工程,我更加堅定了將科研服務於國家能源戰略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