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增強大學生勞動教育,必威app精裝版客服 2019級團總支舉辦“尋訪身邊的最美勞動者”主題教育活動,5月6日,海工1901班學生邵雨軒來到了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的春秋古鎮,探訪根藝大師邱峰的“根緣”。
邱峰是一位健談的師傅,得知來意後,他熱情地帶領大家參觀介紹。“根雕講究的便是怪、爛、奇,”談及根雕藝術,邱峰如數家珍,“從木材的選擇、樹根的塑性到根雕成品的底座設計,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小覷。”在過去的數年中,邱峰以其高超的藝術造詣,獲得了省市級乃至國家級各項榮譽,是當之無愧的根藝大師。而正是這樣一位技藝精湛的根雕師傅,他與根雕的相遇卻緣於一次偶然。邱峰年輕時曾是一位救護車司機,每個工作日都要在醫院急診中心的值班室裏待命。在那個網絡、通訊匱乏的年代,獨自一人值班的邱峰總是通過潑茶作畫消磨時光。“當時的牆壁都是水泥築成的,我常常將餘下的茶水潑在牆上,然後將牆上的水跡想象成動物、植物等形象。”或許正是常年如此的緣故,當退休後的邱峰在朋友家了解到根雕藝術時,他激動不已,“那一個個奇形怪狀的樹根,在我眼中都栩栩如生,我迫不及待想要把它們打磨地更加生動逼真。”由此,他開始學習根雕技藝。
與很多根雕世家出身的手藝人相比,邱峰入行晚,所學技藝不成體係。為了鑽研出根雕的精髓,邱峰常常學習到深夜,每當有了靈感便會立即放下手邊的事情,全力雕琢。他也曾拜訪過其他名家,但總覺得大師們的技巧與自己的理解有所出入,於是便自行鑽研,改良出了三種適合自己的雕刻工具,最終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雕刻風格。談及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手藝人,他這樣感慨道:“傳統技藝需要靈魂,靈魂就是手藝人獨特的那份見解,繼承傳統不是照本宣科。而這份獨特也不是憑空得來的,靠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鑽研與刻苦。”
“邱峰師傅雖不是科班出身,但憑熱愛與勤奮獨自打拚出如今的成就。正是這些手工藝人的堅守與初心,才使我國傳統工藝得以傳承至今。這便是我們所學習的勞動價值與匠人精神。”完成采訪後,邵雨軒同學感慨到。本次采訪讓學生了解到傳統手工藝人的心路曆程,感受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手工藝人的勞動者精神,有助於宣揚珍視文化瑰寶、勞動光榮的社會風氣。
邱峰,1963年生,山東省肥城市人。山東省根藝大師;山東省觀賞石根藝協會理事;泰安市花卉盆景根藝奇石藝術家,協會副會長、肥城市分會長;泰安市桃都書畫院副院長;泰安市岱嶽泰山石根藝商會副會長。
(石工學院 邵雨軒)
邱峰帶領學生參觀根雕作品 邵雨軒攝
邱峰部分根雕作品 邵雨軒攝